07
2025-04【媒体生科】湖北大学新闻网:央视聚焦湖北大学向生物制造全链条发力
07
2025-04【媒体生科】湖北大学新闻网:【湖大三代人】一门三代“蜘蛛侠”
23
2025-04团建赋能——材料学院开展教职工春游活动
23
2025-04化学化工学院团校暨第十四期“化院菁英”培训班顺利开班
23
2025-04共探实验教学创新之路-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化学实验技术交流会
22
2025-04湖北大学师生赴黄石参加 “青春飞扬・智汇黄石行” 活动
22
2025-04寻红色足迹践初心,聚奋进力量促发展——生科院党委开展主题党日暨2025年教职工春游活动
22
2025-04吉林大学徐吉静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赵金存
2025年4月23日(周三)上午9:30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姜久兴
2025年4月22日(周二)上午10:00-11:30
化学化工学院D216会议室
徐吉静
2025年4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1:30
化学化工学院D415会议室
Chrissie J. Painting
2025年4月17日(周四)上午10:00
综合实训大楼504
郭肖杰
2025年4月16日(周三)下午15:00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丁强
2025年4月13日(周日)下午15:00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研究领域:核酸药物创新、结构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原体和癌症的核酸追踪检测以及早期诊断研究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研究领域:核酸药物创新、结构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原体和癌症的核酸追踪检测以及早期诊断研究
近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仿生摩擦课题组郭志光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题为《Callistemon Viminalis-Inspired Rotational Structure for Omnidirectional Fog Collec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1]的研究成果,2021级本科生张从寄为第一作者,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谢尚珍副教授和郭志光教授为通讯作者。为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和水资源需求,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创新的解决...
查看更多《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近日在线刊发了化学化工学院彭旭副教授题为“Uncovering the Structure Evolution of ZnCo Heptaclusters for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Transformation via the Total Reduction Strategy”的研究论文,湖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20级硕士石雨昕与22级硕士生谢湘婷为共同第一作者。在传统的TMO (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体系中,同时实现超级电容器性能和电催化性能是极具挑战...
查看更多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简称孤独症)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发育疾病,其核心特征包括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人类的社交离不开对面孔信息的准确加工,面孔加工异常被认为是孤独症社交障碍的神经认知基础。然而,由于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我们对孤独症的面孔加工障碍理解甚少。尽管已鉴定出近百个孤独症高风险基因,但目前尚不清楚某个特定基因突变是否会导致类似孤独症患者的面孔加工异常。在前期成功构建...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立新教授团队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A biodegradable lipid nanoparticle delivers a Cas9 ribonucleoprotein for efficient and safein situgenome editing in melanoma”(脂质纳米粒递送Cas9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用于黑色素瘤原位基因组编辑的研究)于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cta Biomaterialia(中科院一区,IF: 9.4)(图1)。湖北大学生...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马立新教授团队在肿瘤联合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Somatostatin receptor-targeted polymeric nanoplatform for efficient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to enhance synergis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rapy”(靶向生长抑素受体的聚合物纳米平台递送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用于肝癌基因治疗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
查看更多“新质生产力-功能材料与先进光电材料器件大会”于2025年3月28日-30日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光学仪器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质力材料发展交流平台联合举办。本次大会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广学、陕西科技大学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传义、西北工业大学李铁虎教授、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孟国文、南京大学国家杰出青年朱俊杰、兰州大学国家杰出青年王育华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
查看更多4月8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化学化工学院彭旭副教授题为“High-entropy alloyenables multi-path electron synergismandlattice oxygen activationfor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activity”的研究论文。湖北大学彭旭副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于海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电催化析氧反应(OER)是电解水制氢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核心步骤,但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严重制约了能源转换效率。传统催化剂主要通过金...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魏子贡教授团队在基于结构的创新药设计领域方面取得新进展。伪狂犬病毒是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病原体,同时具有极高的人畜共患风险,研发有效治疗手段迫在眉睫。在前期工作中,该团队基于循环神经网络以及强化学习,基于HSV-1 DNA聚合酶抑制剂PNU-183792的结构启示,发现了先导化合物c14,抗PRV活性达到14 ...
查看更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生物传感领域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生物识别元素与物理或化学换能器相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生物分子进行检测的装置。它们在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此背景下,常钢教授团队在智能生物传感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EpCAM是重要肿瘤标志物,其高表达与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但现有...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邢琼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杂志上连续发表了两篇关于芳香族污染物生物降解的研究成果。研究聚焦于芳香族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关键酶的结构与功能,为开发高效的生物修复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芳香族化合物因其化学稳定性,在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长期存在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生物降解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
查看更多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