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湖北日报】湖大学子探访荆州:退捕渔民的 “生态致富” 转型路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7 浏览次数: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董悦

    编辑:张李畅 李越


    7月9日至11日,湖北大学沙湖环保志愿队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荆州,探访荆江沿岸退捕渔民的新生活,见证“人退鱼进”政策下从“靠江吃江”到“科技兴渔”的绿色变革深入调研长江生态保护与退捕渔民转型发展成果

    荆江记忆:从“险堤”到“生态屏障”

    作为长江流域重点险段,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荆江段生态逐步恢复,沿岸渔民迎来了新机遇。实践队成员经荆堤园和荆江水文化馆讲解员的介绍,深入了解荆江“九曲回肠”的防汛历史与生态地位。实践队成员在荆江水文化馆深入学习九八抗洪等治江历史后,队员李越感慨:十年禁渔不仅是生态修复的攻坚战,更是重构人江关系的文明跃迁。

    图一 实践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

    渔村新貌:从“捕鱼人”到“护鱼人”

    不远处的渔民村落,曾经的“水上人家”已告别漂泊,“政府引导+科技赋能”模式下转向特色水产养殖,智能监测系统助力水质调控精准投喂。“过去看天吃饭,现在靠技术致富,还能为保护长江出份力!”渔民的感慨道出转型心声。

    图二 渔业转型实景

    产业融合:渔光互补,生态致富

    此外,当地探索出多元产业融合路径:养殖基地周边种枣树,形成 “水下产鱼、岸上结枣” 的循环经济;部分区域试点 “渔光互补”,推动光伏与渔业协同发展。这些模式既减少对长江的依赖,更拓宽了增收渠道。

    图三 产业融合新面貌

    青春助力:学子建言长江大保护

    调研后,实践队围绕转型痛点建建言: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拓宽电商销售渠道、开发生态研学旅游等。“长江禁渔不是终点,而是绿色发展的起点。”队员们表示,将带回荆州经验,呼吁更多青年关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图四 实践队合影留念

    十年禁渔是场持久战,需要代际接力的坚守。带队教师赵俊洋表示,此次实践既是生态文明的现场教学,更是青年使命的生动诠释。据悉,实践队将开展护江青年说宣讲活动,并策划江豚保护主题文创设计,持续助力长江大保护。


    原文链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284794/3849652/0?w=1752658523362&uik=9n2gCJOR&share_plat=wechat&sec=b045ab6d&contentType=5&historyback=1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 生科院官微

    • 健工学院官微

    • 化工学院官微

    • 资环学院官微

    • 材料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