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物制造产业科产融合对接活动在湖北大学举行
阅读详细 2025-10-23

Jean Marie Francois
2025年11月04日 15时00分
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Matjaž Kuntner
2025年11月03日 11时00分
实训大楼五楼学术报告厅(504)

丁彬彬
2025年11月03日 10时00分
实训大楼311会议室

Stephan J. Sigrist
2025年11月03日 09时00分
综合实训大楼5楼报告厅(504)

史卫峰
2025年10月31日 15时00分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朱健
2025年10月31日 14时30分
综合实训大楼5楼报告厅(504)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分子聚集态科学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分子聚集态科学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近日,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严大峰副教授与湖南大学王双印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电催化碳氮偶联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先后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期刊。电催化技术催化硝酸根与CO2碳氮偶联,可以避开合成氨这一中间步骤,实现C-N键绿色可控构筑与尿素分子的直接合成。不仅简化了合成路径,还实现了硝酸盐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为能源、农业、医药和精细化工合成提供了重要化学...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梦副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Electro-induced C-H/S-H Cross-Coupling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Macrocyclization of Cysteine-Containing Peptides》的研究成果。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4615-4。湖北大学为第一单位,硕士研究生向芳为论文第一作者,湖北大学高梦副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图1)。近年来,环肽类药物因其独特的生理活性以及...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刘奕教授课题组“Split CRISPR/Cas Systems: Pioneering Solutions for Molecular Diagnostics Challenges”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杂志(影响因子10.5,中科院1区Top),湖北大学2022级硕士毕业生张骏骐、2024级硕士研究生朱梦佳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奕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6566325010...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戴璨教授团队在生物学经典期刊《Biological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Larger pollen sizes correspond to longer styles: correlated evolution between male traits and female preference in plants”的研究论文。在自然界,性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它加速了物种内形态和行为的分化,甚至可以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早在达尔文时期,就提出并发展了性选择理论,其作用的两个机制分别为雄...
查看更多2025年10月24日,由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主办的绿色讲坛第126期讲座顺利举行。本期讲座邀请了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余兆武,担任博士生导师,余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基于自然的城市气候与健康韧性解决方案”的深刻讲解。讲座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的背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的发展与应用、城市气候问题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以及NbS对城市居民健康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赢得了现场听众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1.气候...
查看更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野生动物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巢穴在动物的生存和繁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日,我院博士后钟锐博士以第一作者(湖北大学为第一单位,我院刘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在SCI一区Top期刊《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s》上发表了题为“Spider nest-retreat origin, diversification, and architectural plastic...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刘奕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CRISPR/Cas12a DTR System: A Topology-guided Cas12a Assay for Specific Dual Detection of RNA and DNA Targets.”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影响因子13.3),湖北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蒋清源和金姝琪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奕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ar/gkaf893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CRISP...
查看更多近日,我院王川副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Top期刊《Water Research》(IF=12.4)上发表题为“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and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of greenhouse gases”的学术论文。湖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5级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朱江龙为第一作者,王川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以沉水植物为主导地位的水体生态系统有利于...
查看更多9月3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罗盼副教授团队参与的一项合作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Reprogramming of microspore fate via BBM-BAR1 for highly efficient in vivo haploid induction”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该研究揭示了小孢子命运重编程的关键分子机制,并基于该机制,进而建立了一个无需胁迫处理即可在体内高效诱导单倍体的新技术,在解析细胞命运调控机制和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图1)...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立足“双碳”战略需求,以功能材料性能优化为核心导向,创新采用界面化学键调控、全固溶体异质结设计及催化反应协同调控等技术手段,在能源与环境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为清洁能源规模化生产、绿色产业技术升级及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材料与技术支撑,系列研究论文已发表于《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 and Energy》(IF=21.1,一区Top...
查看更多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