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在线

2018级药学卓越班第一次劳动课顺利开展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6日 16:17

(通讯员顾新月)116日上午十点药学(卓越)1802班全体学生于生命科学学院水稻团队油料所试验田开展第一次劳动课。此次活动由副院长杨之帆组织和负责由药学(卓越)1802班班主任段瑾指挥和协调。

活动伊始水稻团队的张献华老师向大家科普了一些生物学知识。野生稻和栽培稻各有优缺点。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颖花小且每朵颖花只结一粒种子不可能用普通人工去雄杂交方法大量生产杂交种子。因此袁隆平院士提出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三系杂交法”,实现了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利用。另外随着兼具雄性不育和正常繁殖功能的光温敏不育系水稻的发现又衍生出了两系杂交法”,提高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便利性。

接着张献华老师带领大家深入细致地观察稻田里的一些品种。野生稻较高稻穗少而干瘪栽培稻较矮稻穗多而饱满。它们的杂交子代在株高和穗形上综合了两亲本的特性但却没有种子。就像骡子没有生育能力一样。这就是杂交不亲和现象无法进行同源配对因此我们需要将其变成异源多倍体。张献华老师介绍道他的老师蔡得田教授解决了多倍体水稻结实率低的问题将多倍体水稻的应用推向“最后一公里”。而如今他们水稻团队的主要科研任务是进行水稻的远缘杂交与多倍体化。

另外张献华老师还补充介绍了科研能力和品质。首先是要仔细观察其次是要保持兴趣最后是要淡泊名利。比如染色体倍增以后为什么稻穗会变大且出现芒呢我们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一点印记。别看教科书上短短的一行话那可能是前辈们若干年的努力得来的成果。”张献华老师鼓励同学们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然后在杨之帆副院长的带领以及水稻团队的研究生、博士生的帮助下段瑾老师率先尝试用镰刀挖取稻篼张艳、朱思豹、彭雨生、张志鹏等同学随后也纷纷动手实践。这些稻篼是重要的育种材料,在武汉冬季来临之际,需要将这些材料运至海南基地进行繁育。段瑾老师说道,希望同学们都能勇于尝试体验一下劳动的乐趣。挖稻篼看起来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实际上却很需要技巧和体力。


最后全体合影留念劳动圆满结束。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多不仅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劳动能力还收获了劳动的快乐,激发了科研兴趣、坚定了科研信念。(摄影杨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