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5-09我院学子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荣获佳绩
12
2025-09生科院2025级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09
2025-09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制药工程专业团支部开展“胜利日的荣光”主题团日活动
09
2025-09化学化工学院分析物化党支部召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09
2025-09《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推广活动在湖北大学举行
06
2025-09生命科学学院聘请文学院党委书记胡晓燕担任思政班主任
05
2025-09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导老师深入宿舍看望返校学生
05
2025-09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新学期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姜来
2025年08月28日 09时00分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王敬宇
2025年08月28日 09时00分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李锋
2025年08月25日 10时00分
生命科学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A204)
李开振
2025年08月19日 15时30分
腾讯会议 737-420-517
程功
2025年07月14日 09时30分
综合实训大楼5楼报告厅(504)
戴连攀
2025年07月04日 09时30分
综合实训大楼5楼报告厅(504)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研究领域:核酸药物创新、结构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原体和癌症的核酸追踪检测以及早期诊断研究
研究领域: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豆科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表达
研究领域: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抗性生理研究,玉米育种、种质资源搜集、利用及创新
研究领域:发育神经生物学、重大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
研究领域:重大脑疾病分子诊断与辅助治疗、脑化学测量和脑部靶向递送
研究领域:医学病毒学、分子病毒学、新型疫苗及抗病毒药物
研究领域:核酸药物创新、结构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原体和癌症的核酸追踪检测以及早期诊断研究
近日,湖北大学刘奕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CRISPR/Cas12a DTR System: A Topology-guided Cas12a Assay for Specific Dual Detection of RNA and DNA Targets.”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影响因子13.3),湖北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蒋清源和金姝琪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奕教授为最后通讯作者,湖北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ar/gkaf893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CRISP...
查看更多近日,我院王川副教授团队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区Top期刊《Water Research》(IF=12.4)上发表题为“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submerged macrophytes and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of greenhouse gases”的学术论文。湖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5级生态学博士研究生朱江龙为第一作者,王川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以沉水植物为主导地位的水体生态系统有利于...
查看更多9月3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罗盼副教授团队参与的一项合作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成果以“Reprogramming of microspore fate via BBM-BAR1 for highly efficient in vivo haploid induction”为题,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在线发表。该研究揭示了小孢子命运重编程的关键分子机制,并基于该机制,进而建立了一个无需胁迫处理即可在体内高效诱导单倍体的新技术,在解析细胞命运调控机制和单倍体育种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图1)...
查看更多RNA干扰(RNAi)由于其特异性和环境友好而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害虫防控技术。该机制通过引入双链RNA(dsRNA)来沉默害虫特定基因,从而触发目标mRNA的降解,有效抑制基因表达,从而导致害虫降低适应性甚至死亡。目前已经有至少两款RNA农药产品得到了商业化应用。昆虫肠道细菌在免疫应答、解毒代谢、化学通讯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江教授团队之前研究发现肠道细菌在协同RNAi控制柳蓝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中有...
查看更多我院李海波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一区Top,IF=9.0)发表了题为“Novel strategy for recovering phosphorus from sulfate-rich wastewater combined with phosphogypsum recycling”的学术论文。面对全球磷资源短缺的问题,从富磷废弃物中回收磷资源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造纸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磷酸根(PO43-,约200 mg/L),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磷回收来源。磷石膏(~95% CaSO4·2H2O)作...
查看更多2025年6月19日,我院青年教师黄丛吾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环境科学SCI一区Top,IF= 11.3)发表了题为“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n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of China based on 3DVar sectoral emission inversion”的学术论文,湖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排放源的不确定性一直是空气质量模型模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像COVID-19这样...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动物生态学团队潘磊副教授在《Aquaculture》(渔业、海洋与淡水生物学SCI一区,农林科学二区Top,IF = 3.9)上发表了题为“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rapid, noninvasive an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ovarian maturation in live Channa argus (Cantor, 1842)”的学术论文。目前评估鱼类卵巢成熟的方法存在各种缺点:耗时、不准确、在操作过程中会造成鱼类死亡。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一种新...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立新教授团队在国际核酸研究领域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IF=13.1)在线发表题为“In vitroprogrammable DNA cleavage by a eukaryotic Argonaute”的研究论文(图1)。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嗜热真核生物来源的CsAgo蛋白质具有程序化切割DNA分子的全新功能,突破了传统认知中真核生物Argonaute蛋白质仅能靶向RNA的局限,为基因编辑工具库提供了新型分子剪刀。图1.文章首页研究团队发现嗜热...
查看更多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获奖名单。由湖北大学牵头,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多家单位完成的《多路径工业固废基生态固碳系统的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荣获“2024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环境技术进步奖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设立,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该奖项聚焦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凸显产业科技奖励特性...
查看更多近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立新教授团队在肿瘤联合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Transdermal delivery of CRISPR/Cas9-mediated melanoma gene therapy via polyamines-modified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s”(通过聚胺修饰的温敏水凝胶经皮递送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用于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中科院一区,IF=10.6)(图1)。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生李萌、周松丽、张...
查看更多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