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正文

    胡惠秩团队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20 浏览次数: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胡惠秩副教授及其研究生万仁辉、莫凡日前在国际知名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环境工程SCI一区Top,IF=9.7)发表研究论文“Two-way role of boron in microalgal-bacterial granular sludge: Enhanced signal communication for efficient metabolism”。

     

    微藻-细菌颗粒污泥(MBGS)是一种高效、节能且环境友好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通过微藻和细菌的协同作用实现污染物去除和资源化利用。然而,藻类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关系易受环境变化影响,导致系统稳定性下降。本研究聚焦硼元素在MBGS系统中的作用,发现硼通过促进细菌自诱导因子(AI-2)的分泌,激活群体感应(QS),显著提高细胞外聚合物(EPS)的生成量,增强了颗粒污泥的结构稳定性和沉降性能。同时,硼调控藻类吲哚-3-乙酸(IAA)的水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绿藻门和蓝藻门的丰度显著增加,从而优化了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最优硼浓度(80 µM)下,MBGS系统表现出最佳性能,包括显著提高的氨氮(NH4+-N)和磷酸盐(PO43--P)去除效率,以及降低的氧化应激水平(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少为标志)。硼通过调控藻类与细菌的信号通信,强化了它们的协同作用,为提升MBGS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稳定性和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研究结果展现了MBGS技术在实现碳中和与资源回收方面的巨大潜力。本论文湖北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硕士生万仁辉和2023级硕士生莫凡为共同第一作者,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胡惠秩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编辑:莫凡、李可

    审核:刘杰


     

    联系我们

    地址导航: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政编码:430062

    联系电话:(027)88664102

    • 生科院官微

    • 健工学院官微

    • 化院官微

    • 资环学院官微

    • 材料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湖北大学 2016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鄂ICP备05003305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4号